乍看之下,這是一本非常「橫溝正史」風格的推理小說。文章一開始,就呈現出詛咒、恐怖傳說、奇怪祭典、鳥不生蛋村落、大家族、權力鬥爭……等元素。雖然說我也欣賞這種包含民俗學元素的書籍,可是對於恐怖故事還亂怕一把的。
所以昨天借了書之後,一邊看,一邊覺得門後有啥動靜,窗邊有啥聲音,自己嚇自己,半夜還夢到無頭的東西在飄來飄去!!
乍看之下,這是一本非常「橫溝正史」風格的推理小說。文章一開始,就呈現出詛咒、恐怖傳說、奇怪祭典、鳥不生蛋村落、大家族、權力鬥爭……等元素。雖然說我也欣賞這種包含民俗學元素的書籍,可是對於恐怖故事還亂怕一把的。
所以昨天借了書之後,一邊看,一邊覺得門後有啥動靜,窗邊有啥聲音,自己嚇自己,半夜還夢到無頭的東西在飄來飄去!!
暑假看了一堆推理小說,玩了好幾個推理遊戲,好幾回想認真寫個讀(玩)後記錄,偏偏沒耐性的誘拿起下一本繼續讀(玩)。
因為先前玩過逆轉裁判和逆轉檢事,所以最近對於檢察官這個職業特別感興趣。
第一次看我孫子武丸的偵探小說,老實說,在情節上並不是非常緊湊非常吸引我。但隨著頁數越來越少,而謎題越來越多,心中充滿不安時,作者突然掀開謎底,答案瞬間出現時,我真的感覺自己彷彿被敲了一記悶棍,徹底被作者玩弄在手掌上。
很難得看到這麼簡短有力的解謎,顛覆了我看推理小說以來的經驗。不能不說作者在架構的設計、軌技的運用上是強悍而嫻熟的。
這是半年前閱讀的巨作,文筆流暢、劇情非常吸引我,以致於冒著爆肝的危險,熬了兩夜沒睡把它看完。
真的十分精采,可惜心中太多紛亂的感情,讓我遲遲無法下筆寫心得。
只好把雜七雜八的想法一古腦列出來當作紀念。
我喜歡夢枕貘的陰陽師系列, 喜歡作者筆下的晴明和博雅,也喜歡像荒原一般,但又隨著季節變化悠然開花的庭園,喜歡文章中迴盪著的淡淡哀愁與哲思。
陰陽師系列的作品大多是短篇集,一本書中有數個小故事,解決一道神魔鬼怪的故事,抒發一則情感,探討一個關於咒的議題,然後輕輕的落幕。
最初看十二國記的動畫時候對 驍宗就沒有愛,或許是因為經歷過陽子的苦難後,對於隨之而來天真可愛備受眾仙女寵愛的泰麒感覺有點違和,所以對於風之海迷宮之岸這一系列都沒興趣吧。
近日重新複習十二國記後,對泰麒稍有好感。在黃昏之岸曉之天結束前,泰麒能勇於面對戴國的苦難,決定與李齋共同返國的舉措,讓我重新尊重這一個台輔,和過去純粹的可愛相比,我想我更喜歡這一個歸國的少年。
似乎是每個人童年是都曾聽(讀)過的童話故事,但每個人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近日聽到一些對岸的網友在論壇上聊這個故事,談起王子的花心、巫婆的壞心、和人類公主撿便宜的心態。某位網友認為,若她是人魚公主,早一刀結果了王子,哪會平白無故化為泡沫消失。
童年時看這個故事,從不曾對這幾個人物有負面的印象,一直只認為人魚公主很傻,不明白她到底為什麼要這樣犧牲。至於其他的人,我一直都認為他們沒有錯。巫婆用魔藥換來了美人魚的聲音,是彼此心甘情願的交易行為;王子從來都認為他的救命恩人是人類公主,或出於感恩、或是一見鍾情,他愛上人類公主並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而人類公主確實也是救了王子,她或許認為王子福大命大才會被海浪捲上沙灘吧!
作者說:「有三種人不適合看『丁莊夢』,一是心靈脆弱的人,看時會感覺到太多的痛苦;二是追求時尚文化的人,因為我的小說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三是那些永遠關心自我、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要去看。」
我想,我是屬於第一種吧!看完之後,心頭沉甸甸的,閉上眼睛時,書中的對話情結還在腦海中盤旋不去,心中又是ㄧ陣疼痛。所以,除非有交報告的壓力,一般而言我不會再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