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 台灣錢淹腳目 

台灣人到大陸時 總不免同情對岸的生活

打賞過多的小費  以過高的價格取得服務或商品

最早或許是出於一片好心或同情

但卻贏得【呆胞】的嘲諷

也養大了對方的胃口


很多年前

我初到復興鄉教書時

後山的孩子仍是單純的

單純到拿到一枝筆 一顆糖都開心不已

或許這些獎勵對於外來的老師所費不多

也因為學生少

我們也更願意付出

而源源不絕來自山下愛心人士與客人

更是充滿愛心

送上精緻的禮物

希望讓孩子們更幸福


多年後

我不斷想

我們錯了嗎

這一切的給予

已逐漸成為孩子們心中【應該要】得到的餽贈

獎助學金是學校應該要幫我申請的

老師應該要給我文具

來學校的客人應該要給零食或禮物

因為得到得太容易

學生慢慢的不再珍惜物品

也看不起平常而實在的物品

一位孩子穿著破鞋上課

科任老師心疼

決定到菜市場買雙鞋送給孩子

卻得到批評

一位原住民老師當下即質疑:【為甚麼不買名牌鞋?菜市場的鞋怎能穿?】

菜市場的鞋怎不能穿呢?

我深深的不明白....從小到大,我穿的,不也就是菜市場等級的鞋子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90960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